拾莊稼
秋天是土地一年四季中最豐滿的季節(jié),,各種莊稼漸次成熟,、收獲,呈現(xiàn)出糧滿場,、屋滿倉的豐收景象,。拾莊稼活動也在這個季節(jié)熱熱鬧鬧地登場了,人們奔波在田邊地頭,,丈量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,,采收著散落在田地里的莊稼,讓糧食在汗水的浸潤下顆粒歸倉,。
莊稼分為地上和地下兩種產果方式,,地上秸稈掛果型的農作物有玉米,、高粱,、芝麻、大豆等,,小麥,、稻谷則把籽粒頂在頭上;地下根部簇團結果的農作物有花生,、紅薯,、馬鈴薯等。紅薯鼓滿的時候,,會把土地撐出裂縫,。莊稼收獲以后,土地上還會有一定的殘留,,于是便有了撿拾莊稼的補充收獲行動,。
我十歲左右的時候,經常跟一些小伙伴們結伴而行,,帶著竹籃和鐵鏟到田間撿拾莊稼,。秸稈上掉落的莊稼一目了然,直接收入囊中,,當然要不停地奔走,、尋找和發(fā)現(xiàn)。有時候,我們的目光會同時聚焦同一個目標,,雖然一起過去搶著撿起來,,但一般都會讓給最小的伙伴,圖的就是在一塊玩?zhèn)€痛快,,不會因為一根玉米棒什么的傷了和氣,。撿拾莊稼最難的就是“土里刨食”,紅薯,、花生等莊稼需要用鐵鏟不停地翻土,、淘取,這個過程是艱辛的,彎腰弓背,嚴重透支體力,,但再苦再累也會被翻露出來的果實驚喜所取代,。記得有一次我順著紅薯壟子刨了好一陣子都毫無所獲,累得一下子癱坐在地上,,我心有不甘,眼睛四處掃描,試圖發(fā)現(xiàn)身邊土壤里隱藏紅薯的跡象,,諸如土壤表層出現(xiàn)小鼓包或是深入泥土的紅薯藤子等,此等狀況下一般都會有所斬獲,。突然,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簇泛黃的馬泡瓜秧下面略顯凸出,有紅薯葉片覆蓋,,一陣竊喜,,彈起身來,用鐵鏟一刨,,沒幾下,,一個大紅薯連帶它的兩個小兄弟便暴露在我的面前,真給力呀,!我興奮得手舞足蹈,。小伙伴們也呼啦一下圍過來,跟我一起分享這潑天的快樂,。
在田野里摸爬滾打,,有時也會遭遇驚魂一刻。那天我們幾個小伙伴排著隊往前沖,,搜索地下的紅薯,。突然小武驚叫著跑開了:“蛇,有蛇,!”我們圍上去一看,,一條赤鏈蛇正在不停地扭動,,小林舉起鐵鏟要結束赤鏈蛇的性命,我出面攔住了他:“蛇是吃老鼠的,,是益蟲(方言),,放了它吧!”我用鐵鏟把子輕輕觸動了一下赤鏈蛇,,示意它趕緊離開,。赤鏈蛇轉眼間就鉆進了不遠處的草叢里,結束了與我們的緊張對峙,。不一會,,我們又恢復了平靜,繼續(xù)土里“淘金”,。
土地刨取的糧食雖然損傷率高,,但不影響它的食用。就拿紅薯來說吧,,經常會在搜尋過程中被鐵鏟砍爛,,但拿回家以后,大人們淘洗干凈,,削去疤痕,,就可煮食了,也可以切成紅薯干曬干貯藏,,用于牲畜飼料,。
挖鼠洞是我們在田野里獲取糧食的又一途徑。別看老鼠是一種體積較小的動物,,但這家伙有著超強的儲糧能力,。我們只要發(fā)現(xiàn)有鼠洞,,就會擰成一股勁兒,,挖地三尺,把鼠洞翻個底朝天,。老鼠極其狡猾,,晝伏夜出,外面一般只留有一個出入洞口,,白天隱匿洞中的時候,,老鼠還會把洞口用松土覆蓋,起到偽裝作用,。土壤下面的洞穴結構復雜,,有好幾個分叉,如不狠下心來,,是無法直取老巢的,。那一天,,我們幾個小伙伴在一塊花生地里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鼠洞,從洞穴周圍隆起的土壤來看,,這個老鼠洞一定非同小可,。于是我們擺開戰(zhàn)場,拉開了大戰(zhàn)的架勢,,先是把洞穴及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土壤清理出去,,以便尋找地下洞穴和向下挖掘。我們找到了三個不同方向的洞口,,采取各個擊破的辦法,,使用草團把其中的兩個洞穴堵住,專攻另一個洞穴,,但挖著挖著,,這個洞穴就到了盡頭,一無所獲,,小伙伴們不免有些失望,。于是轉向開挖另外兩個洞穴,不一會就有了新的發(fā)現(xiàn),,一團細碎的,、軟綿綿的柴草出現(xiàn)在面前,這一定是老鼠居住的地方,,這家伙還真知道舒服呢,,原本以為洞穴潮濕難耐,可老鼠卻打理得像模像樣,。再深入挖掘,,兩只大老鼠魚貫而出,倉皇逃竄,,被我們一舉殲滅,。終于挖到儲糧的地方了,伴隨著驚喜,,我們足足扒出來一竹籃花生,,其中還夾雜著些許的大豆粒。我們平均分配以后,,沒有跟撿拾的好糧混裝在一起,,而是脫掉褲子,扎起褲管,,把鼠洞挖出來的糧食裝起來,,拿回家里,交由大人加工后喂養(yǎng)家禽家畜,。
撿拾莊稼有時候會跑得很遠,,十里,、八里常有的事,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,,其樂融融,。累了的時候,我們就趕到附近的樹蔭下歇會兒,,拿出臨出門時攜帶的油膜,、咸鴨蛋吃起來;渴了,,就跑到河溝邊,,拂去水面的雜質,喝上幾捧清水,,補充能量,。遇到未收獲的莊稼地,我們立馬避而遠之,,秋毫無犯,,這是我們懂事時大人就教會的做人道理。
撿拾莊稼分為旺季和淡季,,旺季就是莊稼剛剛收獲以后,,殘留量大,只要肯出力,,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,,都能收獲滿滿。撿拾莊稼的高峰期,,我一天就挎回家三趟紅薯呢,!淡季就是秋涼以后,在翻起的冬耕田里尋覓紅薯或花生果,。這時候撿拾莊稼的多半是老年人,,他們有著足夠的耐心,在田野里留下了數(shù)不清的腳印,,他們心疼糧食,,雙手種下的果實,撿回家里心里才踏實,。積少成多,聚沙成塔,。鄰居王奶奶一個秋天下來,,磨破了兩雙布鞋,可她撿拾的糧食足夠跟老伴享用一個冬天呢,!
歲月悠悠,,時光流逝,,曾經撿拾糧食的情形,如今依然時常浮現(xiàn)在我的腦海,。我是農民的兒子,,我熱愛這片古老的土地,熱愛養(yǎng)育我的糧食,。
■ 王緒謙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(fā)布,未經本網允許,,不得轉載使用,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(lián)系,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作相應處理,。


推薦閱讀
-
1中共宿州市委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09-11
-
2宿州市發(fā)放新型政銀擔貸款85.89億元 09-09
-
3宿州市財政下達水利項目資金2.72億元 09-06
-
4“券”動市場熱力值 激發(fā)消費新潛能 09-02
-
5宿州市“券”力出擊 激活汽車消費引擎 08-30
-
6算力“突圍” 乘“云”而上 08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