鴻雁南飛菊花黃
秋分平分了晝夜,、平分了溫涼,,也平分了“兩露”,,前叫白露,后叫寒露,?!皟陕丁倍家月睹瑓s反映了不同氣象與物候,。白露是“涼”,,而寒露是“寒”,這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最早出現(xiàn)“寒”字的節(jié)氣,,是第十七個節(jié)氣,,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(jié)氣?!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:“寒露,,九月節(jié)。露氣寒冷,,將凝結也,。”
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:“一候鴻雁來賓,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,;三候菊有黃華?!泵裰V云:八月雁門開,,雁兒腳下帶霜來。從白露到寒露,,鴻雁已向南飛了一個月,。雁以仲秋先至為主,季秋后至為賓,。最先南飛的鴻雁宛如率先回家迎客的主人,,到了深秋寒露時分南飛的鴻雁,或排成“人”字,,或排成“一”字,,已是最后一批了,仿佛姍姍來遲的客人,。寒露時節(jié),,秋風陣陣,,寒涼日甚,自北向南的海面也一天冷過一天,,空中再也見不到原來那些飛舞鳴叫的雀鳥了,,海邊突然多了許多蛤蜊,由于蛤蜊殼的顏色,、紋路與雀鳥類似,,古人便以為蛤蜊是雀鳥變的,故稱“雀入大水為蛤”當秋寒漸深,,菊花在瑟瑟秋風中傲然怒放,。菊花清雅脫俗,梅蘭竹菊,,“四君子”之一也,故寒露三候——“菊有黃華”,。
歷代文人雅士感時抒懷,,寒露節(jié)氣也因此平添了幾分詩意與韻味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描繪寒露節(jié)氣的經典詩句:“裊裊涼風動,,凄凄寒露零,。蘭衰花始白,荷破葉猶青,?!薄捌唷睆暮蝸恚繌娘L里,?景里,?還是從心里?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,,后人則見仁見智,。宋人王安石《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》詩中有“空庭得秋長漫漫,寒露入暮愁衣單,。喧喧人語已成市,,白日未到扶桑間”的詩句。杜甫的《九日藍田崔氏莊》云:“老夫悲秋強自寬,,興來今日盡君歡,。羞將短發(fā)還吹帽,笑倩旁人為正冠,。藍水遠從千澗落,,玉山高并兩峰寒。明年此會知誰健,,醉把茱萸仔細看,?!蹦昀隙嗖。瑧讶酥捕戎仃?,強顏歡笑,,內心悲涼,同時于暮年感傷中,,聊借民俗以茱萸辟邪的說法述說自己益壽的希望,。
元稹的“寒露驚秋晚,朝看菊漸黃,。千家風掃葉,萬里雁隨陽”,,則有著凄冷肅殺之氣,。但元稹的另一首《菊花》詩,卻寫盡了菊花“花中君子”的高風亮節(jié),,與陶淵明成了又一隔世知音,。陶淵明的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膾炙人口,,元稹的《菊花》詩同樣經久不衰,,詩云:“秋叢繞舍似陶家,遍繞籬邊日漸斜,。不是花中偏愛菊,,此花開盡更無花?!?/p>
每年寒露前后適逢“重陽”,,自古就有賞菊、登高的習俗,。王勃在《九日》詩中曰:“九日重陽節(jié),,開門有菊花。不知來送酒,,若個是陶家,。”詩借重陽賞菊,,聯(lián)想起陶淵明與王弘交往的故事,,表述了思友之情。在許多重陽詩中,,寫得別有深情,、最有名的當數(shù)王維的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,。遙知兄弟登高處,,遍插茱萸少一人,。”其中“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”成千古名句,。當下,,重陽節(jié)變成老人節(jié),社會上“尊老為德,、敬老為善,、愛老為美、助老為樂”逐漸形成了良好風尚,。
農諺云:“寒露時節(jié)天漸寒,,農夫天天不停閑。小麥播種尚紅火,,晚稻收割搶時間”“過了寒露,,秋糧入庫”。家鄉(xiāng)農諺說:“秋分早,,霜降遲,,寒露種麥正當時”。長期的農業(yè)生產經驗提示著人們,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節(jié),,農事須加緊進行,否則將影響來年的收成,。又有農諺說:“大豆收割寒露天,,石榴山楂摘下山”。這些廣為流傳的節(jié)氣農諺,,是千百年來農耕文明智慧的結晶,,它映射出一幅幅熱火朝天的寒露農忙圖,譜寫著一曲曲人歡馬叫的寒露進行曲,,世間萬物也正用成熟與果實回應著光陰的眷顧,、大地的滋養(yǎng),新的播種也正在孕育著新的希望,。新時代的家鄉(xiāng)農村也正從生存變成生活,,從繁衍變成繁榮。樂觀向上,、質樸善良的農家人也始終腳踏實地,,干在實處,鏟鋤“假大空”,,過好小日子,,在土地上奮力書寫新的篇章。
□張炳輝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(fā)布,,未經本網允許,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,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,請盡快與本網聯(lián)系,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-10
-
2
-
31-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.9% 07-18
-
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-15
-
5
-
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(wěn)定就業(yè) 07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