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暑思“野青”
到了酷暑天氣,,腸胃開始食之無味,,就越是想念童年那些鄉(xiāng)間的野菜。那些曾經(jīng)滋養(yǎng)救助過人們的野菜,,如今搖身一變,,成為人們飯桌上精貴的野生風味,那略帶苦味的山野性格卻刺激著酷熱煩悶后寡淡的味蕾,。
吃野菜的源頭可以追溯到《詩經(jīng)》的記載,,其中幾十種野菜的采摘場景,讓野菜一直延綿賡續(xù),。我也是在父母的帶領下,,認識了馬齒莧、灰條菜,、掃帚菜,、蒲公英等野菜。
記得母親帶著我去野外摘馬齒莧,,母親告訴我,,馬齒莧又名長命菜、瓜子菜,,一年生肉質(zhì)草本植物,,莖葉厚而柔軟,可以開淡黃色的花朵,。其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,有抗菌消炎、消熱解毒,、禳解疫氣等功效,。我笑著問母親怎么知道這么多,母親就說:“你爸沒少翻藥書,,他常對著我嘮叨,,我能記不住嘛?!?/p>
母親經(jīng)常將馬齒莧涼拌熱炒,,也可以曬干作蒸肉底菜或烹飪?nèi)忸惖呐洳耍赣H最拿手的是“馬齒莧菜合子”,馬齒莧洗凈切碎,,加入佐料,,配以切碎的豆腐、粉條成餡,,用搟好的圓形面餅包裹捏緊邊緣,,放入有熱油的平底鍋中煎至金黃色,出鍋后輕輕一咬,,灼熱鮮香的馬齒莧菜汁就會滾動在唇舌之間,,讓牙齒細細咀嚼,頓時滿口生津,,下滑至腸胃更是感覺清新,、熨帖。
記得相聲演員于謙也曾說過:馬齒莧,,紅稈綠葉,,特別去火,拿開水焯了涼拌,,放入一些蒜泥,、芝麻醬、香油,、味精一拌,,夏天吃著特清爽。
我也經(jīng)常到野外去采摘灰條菜,,這種菜也名灰灰菜,、灰條條,具有清熱,、利濕,、殺蟲的功效。每次我用竹籃子摘回一籃子灰條菜,,母親就會用清水洗凈,,開水燙熟,加入蒜泥,、精鹽,、食醋、香油,、白糖等佐料,,涼拌成“蒜香灰條”菜,也可以用面粉,、調(diào)料加油將灰條菜拌和后,,上籠屜蒸熟,,吃的時候蘸著蒜泥醋水吃,還能熱炒著吃,,都很好吃,。母親還用剁碎的灰條菜加入面粉、調(diào)料后,,揉成菜團子上鍋蒸熟,,出鍋后蘸汁水吃,,這樣吃更加清新嫩滑,。
掃帚菜只能嫩的時候吃,長老了就只能做掃帚了,。記得父親將那些長得半大孩子高的,,特別壯實的,像小樹一般周身圓嘟嘟密麻麻的掃帚菜用麻繩綁扎起來,,就可以成為一把好用的掃帚了,,用這種掃帚打掃院落真的好用。母親讓我們采摘來新鮮幼嫩的掃帚菜,,為我們做“蒸菜”,,味道鮮香滑嫩,爽口清脆,。
蒲公英可以藥用,,湯煎外敷膏丸丹散,早已被中醫(yī)所采用,。鮮嫩的蒲公英無論綠葉黃花,,都可以生吃熟烹,涼拌熱炒就是一盤夏日美味,。蒲公英在野外鋪滿大地,,遠觀是金黃色的一大片,在野外是很漂亮的景色,。母親最拿手的是蒸“蒲公英菜饃”,,將摘洗干凈的蒲公英葉子、黃花和根莖都一起切碎,,放入盆中拌入面粉和適量的堿面,,然后揉成菜面團,切成小方塊,,或揉成球狀,,入籠屜大火蒸熟,出鍋的“蒲公英菜饃”外形碧綠青翠,,吃起來清新四溢,,像極了如今流行的“青團”。將燒熱的滾油潑在辣椒面和蒜末上,隨著滋啦一聲脆響,,滾油下的辣子蒜末的香氣都融入蘸汁中,,用菜饃蘸著蒜汁吃,真的是夏日酷暑的消暑美食,。
對于野菜,,是我們童年的記憶,也是如今餐桌上的一抹清香和亮色,。是我們追求綠色健康的飲食風尚,,也是我們父輩生活的見證??崾钏肌耙扒唷?,讓心境和味蕾都能夠在酷暑中舒適歡舞。
宋小娟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(wǎng)發(fā)布,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,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,。
②本網(wǎng)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(nèi)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,請盡快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作相應處理,。


推薦閱讀
-
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-10
-
2
-
31-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.9% 07-18
-
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(jīng)營主體48261戶 07-15
-
5
-
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(wěn)定就業(yè) 07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