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縣地處皖蘇魯豫四省通衢處,,其飲食受南北菜系影響,,主要有沿淮菜、魯菜,、徐州菜,。“吃貨”們來到蕭縣,,無不食指大動,、大快朵頤,、流連忘返,,盡享過屠門而得大嚼的酣美之意;以至于“吃貨”們離開蕭縣很久以后,仍對蕭縣美食津津樂道,。蕭縣古城,,以她獨特的美食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征服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,。
古老的文化,,淳樸的民風,美食的豪橫,,都通過味蕾代代相傳,。本期推出的是蕭縣美味中的那些“鄉(xiāng)土”味道。
皇藏峪蘑菇雞
皇藏峪蘑菇雞 美景與美食連理
一道菜,,美景與美食共融,,馳名徐淮,令游客流連忘返,。
一道菜,,把皇藏峪的山林特產、山珍野味,、天地精華收納于餐桌之上,。
一道菜,帶動周邊農家走上致富路,,上百家蘑菇雞主題菜館如雨后春筍,,山上山下,風展酒旗如畫,。
這道菜就是——皇藏峪蘑菇雞,!
四大特色,成就了皇藏峪蘑菇雞這道菜的江湖地位,。首先食材選用皇藏峪山區(qū)2—3年成雞的土公雞,,胸深背闊,前軀發(fā)達,,后爪長有尖矩,,挺胸闊步,威猛好斗,。平日里在山林間徜徉,,以蘑菇、松籽,、草籽,、草蟲為食,因此雞肉自帶山林草澤特有的清香,。食材好,,烹制也要講究,。鐵鍋土灶,以木柴為燃料,。鐵鍋燒熱,,下花生油或菜籽油,油熱后,,放入花椒,、八角、干辣椒,、大蔥,、姜塊爆炒,熱辣爆響,,香氣四溢?,F(xiàn)場宰殺剁塊的雞肉倒入鍋中,爆炒,,炒至肉色金黃,,倒入豆瓣醬、生抽,、料酒,,加開水蓋鍋燒燉。
皇藏峪蘑菇雞,,顧名思義,,配菜少不了蘑菇,且一定是皇藏峪特產蘑菇,?;什赜?000多畝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盛產各種食用菌,每年6—9月汛期一到,,為產蘑菇旺季,,品類約有10多種。當?shù)厝罕娬f:“吃了莪子(蘑菇)忘了肉,?!滨r蘑菇可以素炒、燒湯,,而“土里埋”和“紅胭莪”夏日采集后曬干,,適宜和雞肉、豬肉等燉煮,。時下的皇藏峪蘑菇雞,,大多選用通體紅潤的紅胭莪。
皇藏峪蘑菇雞還有一絕就是菜飯同鍋,,即在鐵鍋四周貼上面餅子,。蘑菇燉雞燒至七成熟,,此時香味濃郁、湯汁尚多,,把事先和好的面團揪成拳頭般大小,兩手一拍,,即成面餅,,稍微蘸點水,往熱鍋邊沿上一貼,,一個挨著一個,,就像一只只老鱉趴滿河沿,民間又叫“老鱉靠河沿”,。再把鍋蓋蓋嚴,,灶下大火急攻,咕嘟咕嘟,,公雞和蘑菇的鮮美湯汁被“老鱉”喝進肚子,。待鍋燒得大冒白氣時,?;痖_鍋,,雞肉融入面餅的清香,面餅又融入肉汁的醇厚,,相得益彰,。拿起鍋鏟子沿鍋的四周一溜,面餅全部滑落到菜鍋底部,,咬上一口焦香酥脆,,柔軟筋道,繞舌生香,。
因為蘑菇雞殺煮慢燉需要較長時間,,游客們大多下車伊始,即聯(lián)系飯店,,選定好公雞,,再進山游玩。待得游玩結束,,饑腸轆轆,。店家已擺出野蒜苗炒土雞蛋、野韭菜炸丸子,、涼拌薄荷,、香椿豆腐、素炒山藥,、面蒸洋槐花等充滿濃郁山野風味的小菜等候,。待客人坐定,,隨即一大盆皇藏峪蘑菇雞新鮮出爐、霸氣登場,!一塊塊雞肉黃澄澄,、亮晶晶,鮮香熱辣,,柔韌彈牙,;蘑菇軟嫩多汁,清香爽口,;鍋貼餅子筋道入味,,面香濃郁,焦香軟糯,,一頓大快朵頤,,味蕾得到充分滿足。即便是剩下的湯汁,,也多被食客打包帶回家中,,再添加干豆角、白菜同燉,,美美地再撈上一頓,。
蘑菇雞的味道,在唇齒間回味,,三日不絕,!
筵席中少不了的扦子
新莊扦子 筵席的必備佳肴
清咸豐五年(1855年),黃河決口,,下游的居民東移于蕭縣西北部,,駐足扎寨,名曰新莊寨,,后稱新莊,。新莊鎮(zhèn)地處黃河故道,土地肥沃,,物產豐富,,種植業(yè)、養(yǎng)殖業(yè)發(fā)達,。
小鎮(zhèn)物產豐富,,美食便多,素有“來新莊不吃扦子不算席”之說的扦子享有百年盛名,。清代雍正年間的《食憲鴻秘》中記載了一道魯菜:“卷煎,,將蛋推皮,以碎肉加料卷好,,仍用蛋糊口,。豬油,、白糖、甜醬和燒,。切片用,。”這種做法便是新莊扦子的前身,。
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,,新莊食品站殺豬宰羊,站長見每天剩下的生肉屑扔了可惜,,便想著法兒與粉絲、調料搭配,,經(jīng)蒸熟晾涼后切塊讓職工們品嘗,,被交口稱贊。之后食材升級,,碎肉變成了精肉,,混合粉絲、姜絲,、蔥絲,,淀粉掛芡,用雞蛋和面粉做的皮兒,,包裹成長二十厘米,、粗可盈握的形狀,擺在籠里,,一層層蒸熟,。食之味道鮮美,被當?shù)厝朔Q為扦子,。據(jù)《蕭縣志》記載:新中國成立后,,蕭縣舉行全縣廚師大賽,新莊飯店一廚師以新莊扦子脫穎而出,。至此新莊扦子在蕭縣廣為流傳,。
新莊鎮(zhèn)居民任松輝做的扦子柔嫩細膩,鮮香可口,。他告訴記者:“新莊扦子以紅薯淀粉為主要原料,,有補虛乏,益氣力,,健脾胃,,強腎陰的功效,調味料中的胡椒,、八角,、花椒可逐寒,、止痛?!币虼嗣慨敿竟?jié)轉寒,,新莊人家就喜歡做些扦子,亦食亦藥,,不但享受美味也保健身體,。
扦子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,可清蒸,,可做湯,,可雜拌、可紅燒,,也可作為火鍋的食材,。在新莊鎮(zhèn),不但各家飯店皆以扦子作為特色菜招攬顧客,,還有作坊專門生產扦子,,做包裝、興電商,,將扦子這道美食推廣到五湖四海,。
蕭縣卷面皮
蕭縣面皮 心心念念的鄉(xiāng)愁
作為蕭縣人,都有一個無法割舍的面皮情結,。
無論是身在故土,,還是遠走他鄉(xiāng)的游子。對一碗香辣爽口的面皮,,總會念念不忘,。蕭縣人愛吃面皮的歷史,已經(jīng)很久遠了,。
蕭縣稱得上是盛產小麥的地方,,地里位置有山區(qū)、平原地帶,。生長在蕭縣的人,,自然獲得的口福要優(yōu)厚一些。
走進縣城一家面皮店,,記者一行第一次看見真材實料的面皮做法,。
蕭縣面皮做法是用小麥面粉合成面團,到面團柔軟勁透時,,便開始洗面,。洗面則是用清水一遍遍清洗,一直把面洗出清水來,剩下的便是面筋,。
洗面筋的面水沉淀后,,便是蒸面皮用的面水,面水的稀稠直接關系到面皮的好壞,。面水太稀,,蒸出來的面皮有一些黏糊,若是太稠,,蒸出來就缺乏柔軟度,。這些都會嚴重影響面皮的口感。面水備好后,,取一個圓形平盤,,用勺子舀一勺面漿倒入其中,然后把平盤放在沸騰的大鍋里,,左右輕輕晃,,讓面漿均勻分布成薄薄的一層。
一次只能蒸一張面皮,,兩分鐘就出鍋了,。揭面皮時要抹油,,防止面皮與面皮粘黏,,緊接著做下一張。
吃面皮也有講究,,趁著面皮的熱乎勁,,放上辣椒油,面筋,,榨菜,,蒜泥,味精食鹽,,根據(jù)個人喜好或加入土豆絲,,黃瓜絲等,一卷鮮香美味的面皮就做成了,。配菜的顏色紅紅綠綠,,甚是好看,并且營養(yǎng)豐富,,鮮美可口,。卷、涼拌,、翻炒任你咋選,,總有一款會吸引你的舌尖。香辣爽口的柔滑口感,只要是吃過的人,,立即就會嘴饞,。
時至如今,面皮也以不同的方式走進了千家萬戶,,走出蕭縣,,走向全國。
不管是土生土長的蕭縣人,,還是徐州,、合肥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食客,都愛上了蕭縣面皮,。面皮也是蕭縣人必備的美食,,早餐,中餐,,夜市到處都有,。
走在大街小巷,經(jīng)常遇見外地來的客人叫住你打聽著:“請問蕭國面皮店在哪里,,請問文匯樓面皮店在哪里”,。其實,面皮一直存在于每一條大街小巷中,。每一家面皮店,,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來吸引你的味覺,每一個店鋪都有它固定的忠實粉絲,。
更重要的是,,小小的一碗面皮,總是讓我念起,,和自己一同吃過的親友,,也承載了許多值得回憶的感動。
不管時光如何變遷,,心中的故土從沒遠離,。遠方歸家的游子,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面皮,。也會時常在萬里之遙忽然念起一碗面皮,,念起一段往事,念及一個人,。每到此時,,總有兩行滾燙的淚堵在喉中隱隱哽咽。不管是酸的,,甜的,,都會有滋有味的一并咽下。
念及一碗面皮,就像“捧”起一縷鄉(xiāng)愁,。
酒店驢肉
酒店驢肉 豪橫地霸占味蕾
在蕭縣酒店鎮(zhèn)酒店村的驢肉加工坊,,筆者第一次見到鹵制驢肉的大鍋時,確實被震撼到了,,大為驚訝:“這不是傳說中的鼎嗎,?”
眼前,鹵制驢肉的大鍋,,系用不銹鋼打造,,三足,高達1米,,大鍋直徑達1.5米,,連撈肉的笊籬,都是不銹鋼制成的“抓鉤子”,!
“這個鍋一次能煮上千斤驢肉,!”劉德超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強這樣介紹。
劉強今年四十多歲,,自打十多歲起,,就隨著爺爺劉德超買驢、殺驢,、鹵制驢肉,、趕集上店賣驢肉,由于是門里出身,,耳濡目染,,很快成為行家里手,。
“劉德超驢肉”的制作傳承已有140多年的歷史,,1885年由劉強的曾祖父劉先良創(chuàng)始。那個年代,,毛驢是多數(shù)人家干活,、代步的牲口。劉先良先生頗通醫(yī)道,,看到當時群眾由于營養(yǎng)不良而疾病纏身,,就琢磨著利用民間淘汰下來的毛驢,鹵制成肉,,滋補身體,。從那時起,開始了“劉德超驢肉”的制作,。
“劉德超驢肉”鹵制十分考究,。先將鮮驢肉按部位分開,順骨縫切塊,在清水中浸泡12個小時左右去血污,;湯鍋放入清水燒至80℃時,,下入驢肉,加適量食鹽,、花椒,、肉桂、山楂,、良姜,、茴香等調料,繼續(xù)燒煮3—4小時,,出鍋后晾涼,;再將晾涼好的肉塊放入大砂鍋的老湯里,底層先放元寶肉,,再放前肘,、后肘、后臀,,中間放腱子,、腰球,最后放肚廂皮,、肋條,、驢板腸等;加足食鹽,,并用紗布包好花椒,、茴香、砂仁,、豆蔻,、丁香、草果,、肉桂,、良姜、白芷等二十多種香料,,填滿冷湯,,上壓竹篦和石板,加湯沒過肉塊,,煮沸后用小火燜煮12小時左右,,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,紅堂堂的驢肉醇香可口,,綿柔鮮嫩,。
因用料講究,,口味獨特,劉先良鹵制的驢肉很快在蕭縣西部及河南芒碭山一帶聲名鵲起,。劉家鹵制驢肉的技藝后來傳到第二代劉德超手上,,他堅持沿用古法炮制而又有所創(chuàng)新:驢肉在浸泡時就加入特定的去腥香料,反復清洗去腥,,焯水,,加入料酒增鮮;在鹵制過程中,,除家傳秘制香料包之外,,又加入多種中草藥,形成獨特,、健康而又養(yǎng)生的老湯,;熬制驢肉時更加關注火候的切換與時間的把握,大火燒開,,小火煨燉,,驢肉更加緊實好看,軟爛濃香,,入口留香,。
如今,劉強接過父親的手藝,,他決心把驢肉產業(yè)做大做強,,投資100多萬元,把原來的手工作坊改造成現(xiàn)代化工廠,,改善生產環(huán)境,,建設標準化車間,添置現(xiàn)代化設備,。產品品類豐富了很多,,有五香驢肉、驢腱子肉,、五香驢板腸,、滋補驢鞭等,。為適應不同需求及線上銷售,,包裝上也有新的改變,有鮮鹵袋裝,,也有禮盒冷包裝,。
無論怎樣變遷,不變的仍是那濃郁的肉香,。
蟬猴 舌尖上的美食
打好場,,垛好垛,,
蟬猴出來沒有數(shù)。
在蕭縣和黃淮平原一帶,,盛行食蟬,。食蟬的最佳季節(jié),是每年夏季,,麥收過后,,幾場透地雨下過,蟬的幼蟲——蟬猴便蠢蠢欲出,。蟬的名稱很多,,有知了、蝶兒猴,、爬猴等,。
蟬猴通常在傍晚時開始“哨窟”?!吧诳摺笔鞘捒h人對蟬猴挖洞十分傳神的表述,。在平整的土地上,突然出現(xiàn)一個極小的洞,,隨著洞口一點點擴大至硬幣大小,,便可看見蟬猴向外爬。多數(shù)蟬猴剛剛爬出洞口,,就成了孩子們的戰(zhàn)利品,。
村頭、田間,、路邊,,以及桐樹、柳樹,、桃樹,、杏樹、梨樹的周邊,,都是盛產蟬猴的地方,。由于它經(jīng)烹飪后味道鮮美、營養(yǎng)豐富,,于是在夏季夜晚,,老老少少或打著手電,或頂著礦燈逮蟬猴便成了鄉(xiāng)村一景,。
蟬猴捉回來后,,用水淘凈,蔥,、姜,、鹽,,腌漬,再蘸上一層面糊,,下油鍋炸至漂浮油面撈出,,撒上花椒、鹽,,入口脆爽干香,。也可以放進油鍋,用鍋鏟將蟬猴壓扁,,慢慢烹熟,,醇香可口。鄉(xiāng)親們發(fā)揮聰明才智,,煎,、炒、烹,、炸,,包餃子、炸丸子,、炒菜……將這道“舌尖”上的美味詮釋得淋漓盡致,。
還有人將蟬猴用線穿成串,掛在屋檐背陰處風干,。過年時取下一串,,搓去外皮,溫水泡發(fā),,撒上香料鹽巴,,雞蛋糊掛芡,在油鍋中炸得外酥里嫩,,用紙包上幾顆,,就成了孩子們最稀罕的零食。
食蟬歷史悠久,。在蕭縣出土的一個漢代陶器烤爐上,,刻有一串蟬的圖案,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把蟬放在火上烤熟后食用,,與今天如出一轍,。
近年來, 蟬猴的低脂肪,、高蛋白,、高營養(yǎng)被人們所熟知, 食蟬之風從黃淮之地向大江南北蔓延,, 蟬猴成為越來越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。在蕭縣縣城、黃口,、楊樓等鄉(xiāng)鎮(zhèn),,都有應季的蟬猴交易市場,價格也是一路攀升,,小小蟬猴成為搶手“貨”,。文/楊坤 記者 徐蕾 圖/楊坤 記者 王明輝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(wǎng)發(fā)布,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允許,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,。
②本網(wǎng)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,請盡快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,本網(wǎng)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作相應處理。
本網(wǎng)互聯(lián)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57—3909502
舉報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版權所有:拂曉新聞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站點信息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